查看原文
其他

新鲜出炉 | 《世界文学》2024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2024年第3期


本期目录


另一个维度:疯人与疯癫专题

收藏家(外三篇)(小说)

〔巴西〕鲁·丰塞卡作 李武陶文译 / 9

哲学家(三篇)(小说)

〔美国〕亚·埃·萨克斯作 郑云译 / 25

另一个(小说)

〔法国〕菲·克洛代尔作 陈贝译 / 34

疯癫的艺术(随笔)

〔美国〕科·德利斯特拉蒂作 历伟译 / 57

西班牙式忧郁(随笔)

〔西班牙〕安·特拉彼略作 许诺译 / 66

塞万提斯笔下的疯癫(评论)

〔西班牙〕卡·卡·德·皮诺作 吴雨寒译 / 88

各色狂人(评论)

〔美国〕琼·狄迪恩作 潘泓译 / 106


小说

在金色夏天的中央(八篇)

〔法国〕安·塞尔作 赖兰艺译 / 130

傻瓜

〔乌克兰〕维·申德里克作 葛灿红译 / 152

天使猎手

〔秘鲁〕克·哈·希梅内斯作 刘犀子译 / 160


麦克因泰尔小说三篇

〔美国〕凯·麦克因泰尔

草原视野 

郑惠丽译 / 165

我的各种缺点 

郑惠丽译 / 183

隧道 

鞠薇译 / 195


亚洲小说三篇

砂糖渐渐填满

〔日本〕泽西祐典作 凌彤译 / 209

完整的道歉

〔韩国〕安宝允作 路佳倩译 朴春燮校 / 223

镜中

〔泰国〕功·格莱腊作 郭淳菱译 / 245


评论

罗贝尔·布列松电影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艺术之源 

张晓东 / 254

诗人还有什么用?

〔法国〕克·普里让作 程小牧译 / 268


诗歌

布尔东诺夫诗选

〔俄罗斯〕伊·布尔东诺夫作 谷羽译 / 286

附:我为什么爱中国

——伊戈尔·布尔东诺夫致中国读者 谷羽译 / 302

英语世界的兵马俑诗(三)

张娉婷译

兵马俑

〔澳大利亚〕大·刘·佩吉特作 / 307

那天,我看到了皇帝的兵俑

〔美国〕乔·穆斯格罗夫作 / 309

陶土大军

〔美国〕尤·科蒙亚卡作 / 312

在西安

〔美国〕琳·帕斯坦作 / 314

致工曹

〔美国〕史·尚克曼作 / 316
















内容提要



另一个维度:疯人与疯癫专题

《牛津医学语录辞典》里有一句风趣的调侃:“在空中造楼阁的是个神经质,住在楼里的是个精神病,来收房租的则是精神病医生。”与精神病医生一样,文学家也常进入这个异维空间,只不过是以访客身份探望其中的住户,借着观察楼内变幻的景象来体察住户的意识活动和情感动向。本专辑以疯人与疯癫为主题,收录小说、随笔和评论若干篇,将各位读者引入这个不一样的精神世界。这里的“疯癫”包括一般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也包括心理变态,如成瘾障碍、反社会型人格等。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在于疯癫为何是一种社会建构,而是广大作家如何以笔为炬照亮“各色狂人”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反向地感受怎样才是清醒、审慎、智慧、理性的生活。

巴西小说家鲁本·丰塞卡以第一人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四个恋物癖或偏执症患者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收藏成瘾,还是为树而狂,无论是杀人制肥,还是取骨作食,这些人物都受到强大欲念和单线思维的支配,为达目的费尽周折,甚至不惜违犯人伦律法。

美国作家亚当·萨克斯笔下的人物也有心心念念不能割舍的东西:体系。在《我们的体系》和《两顶帽子》里,主人公执着于某种严密有序的科学体系,导致任务目标退居次要位置,而操作系统却在不断扩展中变得臃肿低效。从《疯子的时间机器》中也可以看到疯子运用体系——涉及时间因果循环——来解释自己为何赤身裸体出现在高架桥底下的箱子里。

法国作家菲利普·克洛代尔的小说《另一个》讲述了一个人因诗癫狂,离家出走,途中以诗传道,最终成圣的故事。主角弗罗隆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驱使他踏上流浪之途的,并非中世纪传奇,而是兰波的诗歌。

美国作家科迪·德利斯特拉蒂的文章《疯癫的艺术》向我们引荐了20世纪法瑞两国的一群疯癫艺术家,以及发源于疯人院、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的“原生艺术”。该文是德利斯特拉蒂为2017年雨果故居博物馆的展览“颅中迷狂”所写的艺术随笔。作者通过一些怪诞的画作揭示了藏于疯人眼中的另类世界。

西班牙作家安德雷斯·特拉彼略在《西班牙式忧郁》一文中同样谈及疯癫与文艺天赋的关联。作者立足于近现代历史,结合文人处境,给西班牙的民族性打上了忧郁的烙印。在特拉彼略看来,所谓西班牙式忧郁或疯癫,其实是一种生根自历史现实的、“漂泊无依、无处停靠”的民族心理。

西班牙作家卡洛斯·卡斯蒂亚·德·皮诺的文章《塞万提斯笔下的疯癫》聚焦堂吉诃德这一人物,沿袭柯勒律治对“幻想”和“想象”的区分,指出这名骑士投射到现实人生的并非对自身的真实认知,而是自己幻想的人格。该文章既是一篇富有洞见的文学评论,也是一篇缀满金玉良言的道德文章。

本专题还收录了近年过世的美国作家琼·狄迪恩的评论《各色狂人》。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三幅疯人的心理肖像——他们皆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圈的知名疯癫者。其中一位是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约翰·纳什。狄迪恩的评述突显了他的疯癫气质与科学创造力之间的神秘关联。另一位精神病人是憎恶工业体系和科学技术的恐怖分子西奥多·卡辛斯基。狄迪恩以他的《“大学炸弹客”宣言》为解读对象,分析了这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写作此文时的思想动向和情绪状态。狄迪恩最为嫌弃的“狂人”是卡辛斯基炸弹案的受害者大卫·格伦特。



安娜·塞尔:在金色夏天的中央

法国女作家安娜·塞尔1960年出生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自幼喜爱写作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在金色夏天的中央》是塞尔获2020年龚古尔短篇小说奖的集子,共收入33篇5千字以下的小小说,多是记述在一些日常的情景中“我”——叙述者或是主人公——对人神秘、奇特、微妙的心理运行机制的探寻。塞尔的叙事风格简洁、克制,再加上萦绕在她作品中的梦幻色彩、寓言意味和对创作本质带有哲学色彩的沉思,使得她的作品虽然篇幅短小,却给读者营造出耐人寻味的解读空间。我们从该短篇小说集中选出八篇小故事介绍给大家。



维克多·申德里克:傻瓜

维克多·申德里克(1956—2021),乌克兰作家。共著有7部诗集、4部短篇小说集、3部长篇小说。曾获得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多种文学奖项,并在俄罗斯第三届国际幽默散文与诗歌大赛上夺冠。申德里克擅长在看似简单直白的描写中不动声色地铺设出其不意的线索。他笔下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在发出独特的声音。《傻瓜》轻松易读,但同时也有耐人寻味之处,即在当下这个疯狂的现实社会里,每个看似精明却心怀算计的人,或许都不过是别人眼中的“傻子”而已。



克隆威尔·哈拉·希梅内斯:天使猎手

克隆威尔·哈拉·希梅内斯(1950— ),秘鲁诗人,短篇小说家,也涉猎电影剧本写作,创办创意写作工作坊,出版有十余部作品。曾获2008年美国秘鲁文化学院短篇小说大赛首奖、2019年“秘鲁文学之家”大奖等。《天使猎手》选自希梅内斯2019年在秘鲁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操蛋宣言(反小说)》,是一篇极具现实主义讽刺意味的幻想文学作品,行文大胆,语言辛辣,表面上看,通篇是从猎手的角度表达着对天使及其行为的厌恶与不齿,但所有这些斥责实际上是对道德沦丧的社会与人性的批判。



凯特·麦克因泰尔小说三篇




美国作家凯特·麦克因泰尔在堪萨斯州的萨利纳出生和长大,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俄勒冈州立大学硕士学位、密苏里大学博士学位。擅长写短篇小说,获2020年度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奖。目前在伍斯特理工大学教创意写作。麦克因泰尔的代表作《疯狂的草原》共收录了七个短篇和一个中篇。该书继承了美国南方文学阴郁古怪的传统,描绘了当代堪萨斯州萧条、没落的大环境下各色人物的生存状况。八个故事各自独立,又巧妙地相互关联。故事里充斥着各种怪人,欺凌、骚扰、自残、杀人等血腥场面常常不期而至,加之文笔冷峻简练,让人不寒而栗。这次译介的三篇小说选自《疯狂的草原》。




泽西祐典:砂糖渐渐填满

泽西祐典(1986— )出生于日本兵库县,2010年获得京都大学文学学士学位,而后进入该校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并于2015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龙谷大学国际学部。2011年,泽西祐典凭借长篇小说《火烈鸟之村》获得日本第35届昴文学奖,被评论界赞为能够从内部和外部自由审视日语的新作家。《砂糖渐渐填满》描绘了女主人公由希子悉心照料身患“全身性糖化症”的母亲,陪其走完人生最后时光的故事。身体逐渐变成砂糖的疾病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女儿对患病母亲的心疼与担忧、对其将不久于人世的不舍与不甘都无比真实,在泽西细腻的文字中缓缓呈现,引发读者对亲情、人性和生与死的思考。



安宝允:完整的道歉

安宝允(1981— ),韩国当代女作家。曾荣获“文学村作家奖”(2005)、“李箱文学奖”(2014)、“金承钰文学奖”(2021)等众多奖项。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您那比较平安的一天》《少年7的告白》,中篇小说《阿尔玛的森林》,长篇小说《鳄鱼群出逃》《绿野医生》《琐碎的问题》等。《完整的道歉》为2021年度“金承钰文学奖”获奖作品。叙述者“我”是一个杀人犯的妹妹,因为哥哥的暴力行径全家遭到网暴,自己又在流离失所中亲见了校园霸凌,因而对暴力进行了一系列反思。



功·格莱腊:镜中

功·格莱腊(1947— ),泰国作家。本名巴功·蓬瓦拉帕,自幼热爱文学,青年时代即开始创作短篇小说。《镜中》不同于以往很多以失足女性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一反常态地从失足男性的的角度入手,展现了一个心怀教育理想的乡村青年在繁华大都市中从事色情业的遭遇,反映了那个时代泰国动荡的社会现实。



张晓东:罗贝尔·布列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艺术之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世界各国已经被多次“银幕化”,而以电影形式产生的“再生文本”更是不计其数。仅就“黑色电影”而言,就能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了多少优秀的电影人。而在这些电影人及其作品当中,布列松和他的影片独树一帜。布列松或许可以被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二十世纪电影媒介中的一个“对话者”。对话的发生,显然与更高的精神维度相关。



克里斯蒂安·普里让:诗人还有什么用?

克里斯蒂安·普里让(1945— ),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2018年法兰西学士院诗歌大奖得主。代表作有诗集《美丽日子》《雪中的女人》《哀歌》等。《诗人还有什么用?》借用荷尔德林的名句发问,深入讨论了后冷战时期和新媒体景观社会里的话语危机,以及日渐式微却从未消失的诗歌精神在危机中的艰难抗争。这篇诗论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有着迫切的问题意识和对当时社会情境的反思。



布尔东诺夫诗选

伊戈尔·布尔东诺夫(1948— ),俄罗斯诗人、画家、计算机科学家。出生于莫斯科,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毕业,现为俄罗斯科学院系统编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布尔东诺夫是诚挚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他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之余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四十多年,中国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诗歌及绘画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他对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推崇,多年研究俄译本《易经》《道德经》《山海经》《诗经》《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他的艺术创作也离不开中国主题。这里我们将布尔东诺夫近年创作的一些诗作介绍给读者朋友,并奉上诗人借《世界文学》的平台对中国读者诉说的诚挚话语。



英语世界的兵马俑诗(三)

在前两期选登的以兵马俑为主题的作品中,创作者以秦始皇陵的建造和兵马俑的烧制为背景来捏塑一系列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独白来谈论艺术、生死、战争、权力等普遍问题。与这些诗作相比,本期选译的五首短诗则更直接地展现了诗人与兵马俑展品之间的初次心理—文化邂逅。



END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

添加《世界文学》小助手

获邀进入《世界文学》分享会3群



 扫码关注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编辑:琳琳

配图:琳琳

摄影:雨璇

版式:熹微

终审:琳琳


征订微信:ssap6565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